封箱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重要习俗,不同剧种和地区存在差异化的命名方式。综合多个权威信息源,主要存在以下命名形式:
一、按剧种命名
京剧类 - 《玉堂春》:因“三堂会审”需“满堂红”,常作为封箱戏的经典剧目。
- 《文姬归汉》《红拂传》:多在腊月演出,如1934年、1936年、1938年春节前的演出剧目。
- 《滑油山》《白水滩》:同样为京剧常演剧目,出现在不同年份的封箱戏中。
越剧类
- 《杨门女将·探谷》:越剧王子赵志刚曾反串此剧,成为封箱戏的经典案例。
其他剧种
- 《法门寺》:天津南市戏班在旧历年前曾以反串形式演出。
二、按演出形式命名
传统吉祥戏
- 《金榜乐》《鸿鸾禧》:多在正月初一前演出,内容吉祥如意。
- 《龙凤呈祥》:常见于春节前的戏曲演出。
名家反串专场
- 《封箱大吉》:CCTV-11等平台曾邀请名家展示反串技艺,如越剧萧雅、相声名家等。
三、其他地区特色命名
德云社封箱:
如郭德纲单口恐怖故事、于老师被抄便宜预警等现代创新内容。
总结
封箱戏的命名既包含经典剧目(如京剧《玉堂春》),也包含演出形式(如《封箱大吉》),不同地区和剧种存在差异。其核心在于通过反串合演展现演员技艺,成为戏曲艺术的重要传统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