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建筑屋顶上的神兽名称及象征意义如下:
一、正脊两端的吞兽(鸱吻)
名称:鸱吻(或称“吻兽”“吞兽”)
象征:象征辟邪、防火,传说可喷浪降雨
位置:正脊两端,龙头鱼身,口含正脊
二、垂脊排列的蹲兽
领头者:骑凤仙人(骑着凤凰的小老头儿)
象征:代表长寿、吉祥,是蹲兽组的领头者
常见数量:3、5、7、9个,明清时期全国建筑统一使用十个
排列顺序:从下至上依次为龙、凤、狮子、天马、海马、狻猊、狎鱼、獬豸、斗牛、行什
三、戗脊的戗兽
功能:防止雨水渗漏
象征:无特定象征意义,兼具实用与装饰作用
四、檐角装饰的仙人骑凤与走兽
仙人骑凤:檐角最外侧的骑凤造型,代表祥瑞
走兽:排列在仙人骑凤后的小动物队列,数量根据建筑等级调整
五、其他补充说明
等级制度 :蹲兽数量与建筑等级严格对应,例如: - 皇室建筑用十个完整蹲兽
- 普通建筑多用三个、五个
文化寓意
- 獬豸:
额有独角,象征公正、辟邪
- 斗牛:牛头龙鳞造型,代表镇火、兴云作雨
- 行什:佛教护法神,象征驱邪避灾
以上神兽组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对吉祥、权威与自然力量的融合,是建筑美学与宗教文化的结合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