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改错名字应该怎么办”的教案设计,可参考以下结构:
一、教学目标
1. 知识与技能目标
学生能够了解改名的法律程序和所需材料,掌握填写申请表的规范要求。
2. 过程与方法目标
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,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。
3.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
增强学生遵守法律程序的意识,尊重姓名权和个人身份信息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重点:改名所需材料及办理流程
难点:单位证明、无犯罪记录证明的获取
三、教学方法
讲授法、案例分析法、小组讨论法、模拟办理流程
四、教学准备
1. 改名申请书模板
2. 相关法律法规条文
3. 案例视频或真实案例资料
4. 模拟表格和材料包(用于小组练习)
五、教学过程
(一)导入(5分钟)
案例展示:播放一段关于改名成功或失败的短视频,引导学生讨论改名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。
提问互动: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改名场景(如重名、名字有误等)。
(二)新知讲解(15分钟)
改名条件 年龄要求:14周岁以上;
法律依据:《户口登记条例》相关规定。
所需材料
基础材料:户口本、身份证;
补充材料:单位证明(单位人事部门开具)、无犯罪记录证明(14岁以上)。
办理流程
前往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交材料,填写《户口项目变更更正申请审批表》;
完成变更登记后,领取临时身份证,等待正式身份证下发。
(三)案例分析(10分钟)
成功案例: 某学生因重名问题通过正规渠道改名,手续齐全且流程规范; 失败案例
(四)小组讨论(10分钟)
分组讨论:学生分组模拟改名申请过程,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;
成果展示: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,教师点评补充。
(五)总结与作业(5分钟)
总结要点:强调材料真实性、单位证明的重要性及办理时效;
作业布置:撰写改名申请书模板,结合自身情况设计补充说明。
六、教学反思
通过案例分析、模拟操作等环节,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改名流程。但需注意,不同地区具体材料要求可能存在差异,建议结合当地公安机关的最新政策调整教学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