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解读镜头名称,需结合其组成部分和排列规则,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镜头名称的构成要素
镜头类型标识 通常以字母或型号开头,例如:
EF:
全画幅镜头
EF-S:APS-C画幅镜头
EF-M:EOS M专用镜头
L:顶级奢华镜头(如佳能红圈头镜头)
焦距表示 定焦镜头:
单一数值,如50mm、85mm
变焦镜头:用“-”分隔两端焦距,如24-70mm、18-55mm
最大光圈标识 定焦镜头:直接标注光圈值,如50mm f/1.2
变焦镜头:与焦距之间用“/”分隔,如24-70mm f/2.8
镜头特性标识
包含特殊功能说明,如:
L: 顶级奢华(红圈头设计) IS
USM:超声波马达(对焦快速)
S:小成像圈(低光性能)
二、名称排列规则
顺序:通常为“类型→焦距→光圈→特性标识”,例如:
24-70mm f/2.8 L USM(佳能变焦镜头,焦距24-70mm,最大光圈f/2.8,顶级防抖超声波马达)
符号优先级:当特性标识较多时,会放在最后,如:
EF 70-200mm f/2.8L IS II USM(全画幅变焦镜头,焦距70-200mm,最大光圈f/2.8,光学防抖,第二代IS技术,超声波马达)
三、补充说明
兼容性:EF系列镜头可适配全画幅及APS-C画幅相机,但变焦镜头(如24-70mm)在APS-C画幅上可能为等效焦距(如12-35mm)
标识差异:其他品牌可能用不同字母(如“AF”表示自动对焦)或符号(如“•”表示大光圈)
通过以上分析,可快速掌握镜头的核心参数和功能,辅助选择适合的镜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