仔仔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仔仔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台风的名字怎么来的容易

59

台风名字的来源和命名规则可以总结如下:

一、命名来源

文化元素主导

台风名字多取自地名、神话人物、动物或植物名,具有文化象征意义。例如中国提供的“龙王”“悟空”“海燕”等,既包含神话角色,也包含海洋生物,便于公众记忆和传播。 其他地区如美国使用“艾尔玛”“巴里”等英文名,日本多用星座相关名称(如“天秤”“摩羯”)。

避免冒犯性命名

选择时需注意文化敏感性,避免使用可能冒犯宗教或文化的名称。

二、命名规则

国际标准化

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(WMO)统一了命名规则,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由14个成员国提供140个名字,分为5组循环使用。 例如,2020年台风“杜苏芮”就是按顺序轮到的名字。

地区特色命名

- 中国:

结合神话(如“悟空”)、海洋生物(如“海马”)及传统植物(如“玉兔”)。

- 美国:使用单数男性或女性名字(如“艾尔玛”“巴里”),避免重复。

- 日本:多用星座名称(如“天秤”“摩羯”),具有文化独特性。

命名表管理

名字按字母顺序排列,不重复使用。当某个名字被台风命名后,需从表中移除,避免与未来台风关联。

三、命名演变

早期命名混乱:

20世纪初无统一规则,曾用编号或政治人物命名。

国际化进程:1997年后逐步统一,提升国际交流效率。

动态调整:若台风造成重大灾害,相关名字可能被临时除名以示纪念。

通过文化融合与标准化管理,台风名字既保留了地域特色,又确保了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