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的名称演变和地理特征如下:
一、古代名称
殷商以前 青海被称为“三危地”,是古代中原王朝对这一地区的称呼。
商代至周秦时期
改称“西戎氏羌地”,反映了当时该地区主要由羌人等少数民族聚居。
二、历史时期的名称
十六国至北朝
开始出现“青海”一词,但此时更多作为地理概念使用,而非行政区划名称。
元明清时期
青海湖被明确命名为“西海”,并成为省级行政区划名称的雏形。
三、名称由来
青海的名称源于境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——青海湖。藏语称“错温波”(青色湖水),蒙古语称“库库诺尔”(蓝色海洋),这些名称直接描绘了湖水的颜色特征。
四、现代名称与简称
全称: 青海省 简称
省会:西宁市
补充说明
青海湖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,其盐度高达30%,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。青海省还被称为“中华水塔”,是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的发源地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