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超俱乐部更换名称需遵循以下规则和步骤,结合近年政策调整及市场实践,具体要求如下:
一、改名背景与时间要求
政策驱动 自2017年起,中国足球协会(中足联)推动中超联赛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改革,要求俱乐部在2021年前完成更名,否则将无法获得新赛季联赛资格。
时间节点
截至2025年3月,部分球队已正式更名(如广州队、江苏苏宁等),仍有球队处于筹备或待审批阶段。
二、更名规则与格式
名称结构
新名称需采用“地域名+俱乐部名+足球俱乐部+有限责任公司”的格式,简称保留原全称中的“地域名+俱乐部名”部分(如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→北京国安队)。
地域名要求
- 使用俱乐部所在城市或区域的俗称(如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→上海申花队);
- 避免使用“省+市”格式(如北京队改为北京首都队)。
俱乐部名限制
- 中文名称不得超过4个汉字,且与股东企业、实际控制人或关联方无关联(如鲁能足球俱乐部→鲁能队);
- 2017年前成立的球队需延续原名(如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→大连万达队)。
三、审批流程与注意事项
提交申请
俱乐部需向中足联提交完整更名方案,包括新名称、徽标等注册标识,且名称需在本赛季内保持稳定;
审核标准
- 财务状况稳定、长期发展规划明确;
- 近3年联赛成绩保持稳定或具有明显进步空间;
- 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营能力;
名称冲突处理
若新名称与现有球队或品牌重复,需重新设计名称或调整地域名。
四、典型案例参考
广州队: 原广州恒大队,2021年提交新名称审核,尚未最终获批; 江苏苏宁
北京国安:股权问题解决后,可能按计划推进更名。
五、其他说明
U21联赛:新名称需同时适用于U21梯队,且全称中需保留“俱乐部+U21队”标识;
历史名称保留:更名后,原名称可作为历史名称保留,但不得再用于官方赛事。
目前,中超改名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,建议关注中足联官方通知以获取最新进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