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将名字送往火星的计划,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:
一、计划背景与执行机构
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曾于2017-2018年开展“送名字上火星”公众活动,旨在通过将参与者名字刻入硅芯片的方式,实现人类文明在火星的“数字永存”。该活动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(JPL)主导,2018年5月发射的“火星2020”火星车携带了约240万人的名字芯片,于2018年11月成功着陆火星。
二、名字的保存方式
硅芯片载体:
名字被刻入极小的硅芯片上,每个芯片可容纳超过100个名字,占用空间小于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。
纪念品形式:
参与者可获得一枚一角硬币大小的微型芯片纪念品,内含个人信息和“里程”积分,作为参与活动的凭证。
三、时间线与现状
活动时间:2017年9月启动,2018年5月发射,2018年11月火星车抵达火星。
当前状态:该活动已结束多年,火星车仍在火星执行科学任务。
四、全球参与规模
总报名人数:全球超200万人申请,其中中国、土耳其、印度等国的参与度较高。
中国参与情况:截至2019年,中国有23万人参与了活动。
五、未来展望
目前尚未有公开信息表明NASA或其他机构计划重启此类活动。若未来有相关计划,技术上可能通过改进芯片制造工艺或新型材料提升存储容量。
总结
将名字送往火星的计划通过硅芯片实现了持久保存名字的目标,但需注意该活动距今已超过5年,当前并无新的执行计划。若对火星探索感兴趣,可关注NASA后续的火星车任务或商业航天公司的火星探险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