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门店名字被盗用时,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处理:
一、行政途径
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
若店名已注册商标,可收集商标注册证、侵权证据等材料,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。工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方停止侵权、赔偿损失,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。
申请行政调解
若双方不愿协商,可请求知识产权局介入调解,但需注意工商部门一般处理名称争议的时效为6个月。
二、法律途径
提起民事诉讼
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停止侵权、赔偿损失、消除影响等。若侵权行为导致商誉受损,可主张商誉损害赔偿。
刑事追责(特殊情况)
若侵权行为构成犯罪(如《刑法》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罪),可向公安机关报案,通过刑事程序追究侵权人刑事责任。
三、其他注意事项
核实侵权方注册情况
通过工商部门或商标局查询侵权方是否通过正规程序注册,若其使用未获批准,可依法处理。
收集证据
保留商标注册文件、侵权广告、销售记录、客户投诉等证据,为维权提供支持。
避免自行处理风险
直接起诉需承担律师费、诉讼费等成本,建议优先通过投诉或调解解决。
商业风险防范
未来注册新名称时,可通过商标检索、合同条款约定等方式降低侵权风险。
若侵权方同时涉及姓名权或商业秘密侵权,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。建议根据侵权情节、损失大小及维权成本综合选择维权方式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