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军旅旅游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,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产品形式日益丰富,但发展仍面临专业性、安全性和市场认知度等挑战。以下是综合分析:
一、发展现状
市场表现强劲
2017-2019年暑期及建军节期间,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、黄埔军校遗址等热门景点预订量同比增幅超130%,北京、南京、西安等城市成为军事旅游核心目的地。2022年暑期,浙江横店影视城国防科技教育园年参观游客超30万人次,参与教育活动达350批次。
产品形式多样化
军旅旅游已从单一的观光游览扩展到体验式、科普型产品,包括军事博物馆、遗址参观、真人CS、拓展训练等,并与红色旅游、科技科普等结合,形成“军事+红色”“军事+科技”等新玩法。
游客群体年轻化
80、90后成为主流消费群体,他们更注重体验性和教育意义,推动军事主题游向个性化、多元化发展。
二、发展潜力
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
国家发改委、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,江西南昌、江苏南京等地通过打造军事主题公园(如南昌八一广场、南京国防园)提升吸引力。
新兴业态融合
军事旅游与研学游、暑期游、航天游等新兴业态结合,例如北京神舟六号发射基地开展航天主题研学活动,拓宽了市场空间。
三、挑战与建议
专业性与安全问题
需加强军事历史、科技等专业人才培养,同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,防止信息泄露和设施损坏。
产品创新与体验升级
传统博物馆式旅游需增加互动体验,如模拟战斗场景、VR体验等,提升游客参与度。
平衡军事保密与旅游开发
严格限制敏感区域开放,对非核心区域采用预约制、分时段管理,确保国防安全。
综上,我国军旅旅游凭借政策支持、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,正逐步从“短平快”向“长红”转型,但需在专业性、体验性和安全性上下功夫以实现可持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