晶振作为电子元件,其名称因类型、封装和应用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按功能分类
普通晶振 - 仅提供基础频率信号,需外部电路进行分频等处理,应用场景包括电视、微波炉、音响等对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。
温补晶振(TCXO)
- 内置温度补偿电路,可稳定温度变化对频率的影响,常见于汽车电子、通信设备等对频率稳定性要求高的领域。
恒温晶振
- 通过恒温槽控制温度,进一步减少温度波动对频率的影响,多用于高精度计时设备如原子钟、卫星通信等。
压控晶振(VCO)
- 通过调整输入电压改变输出频率,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、雷达等需要灵活调整频率的场景。
二、按封装类型分类
贴片晶振
- 表贴式封装,尺寸从2012(2.0×1.6mm)到5032(5.0×3.2mm)等,是现代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类型,应用于手机、电脑、物联网设备等。
陶瓷晶振(陶振)
- 采用压电陶瓷芯片,如455KHZ系列,具有高频特性,常用于音频设备、高速通信等场景。
特殊封装
- 如49S晶振(小S晶振),是石英晶振的主流封装形式,适合高密度电路板设计。
三、其他常见名称
石英晶体振荡器: 强调材料特性,是晶振的核心定义。 晶体谐振器
大S晶振:49S晶振的俗称,因封装类似大尺寸贴片元件得名。
四、知名品牌示例
日本品牌:爱普生(Epson)、东箭(TDK)、京瓷(Ryocera)。
台湾品牌:晶技(TXC)、加高(HELE)。
其他品牌:西铁城(Citizen)、北陆电气(HDk)。
总结
晶振的名称反映了其功能、封装和应用场景的多样性。选择时需结合具体需求,例如高频精度场景优先考虑温补或恒温晶振,普通设备可选择贴片晶振以节省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