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帝王专用服饰
龙袍 以黄色为底色,绣有龙纹,是皇帝专用的礼仪服饰,后泛指帝王礼服。
冕旒
一种礼帽,黑色外罩朱红色衬里,配玉珠缨络,为帝王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。
凤冠
与龙袍配套的头部饰物,象征权威与祥瑞,常与凤钿等组合使用。
二、贵族与官员服饰
深衣
起源于虞朝,上衣与下裳连穿,衣缘用不同布料区分,体现雍容典雅。
绛纱袍
深红色纱质长袍,始于周代,汉明帝时定为朝服,至明清仍为重要礼仪服饰。
襕衫
长袍形制,衣襟和衣摆常装饰云纹、莲花等图案,唐代尤为流行。
三、日常穿着
襦裙
由短上衣(襦)加长裙组成,是汉唐时期女性主流服饰,领口有扣子或曲裾设计。
褙子
对襟长袍,宋明时期盛行,明代有宽袖、窄袖之分,常罩于其他衣物外。
布衣/麻衣
普通百姓日常穿着,以麻布为主料,象征平民身份。
四、特殊场合服饰
鹤氅
类似斗篷的御寒外衣,又称“神仙道士衣”,常见于道教服饰。
冕旒
除礼帽外,也指帝王冠冕,与龙袍共同构成帝王礼制核心。
霞帔
类似披肩的礼服配件,常与襦裙搭配使用。
五、其他典型服饰
琵琶襟: 上衣呈琵琶形,领口开阔,常见于唐代服饰。 云纹绉纱袍
锁子黄金甲:唐代武士服饰,以金色为主色调,饰有锁子图案。
以上服饰名称多与形制、材质或使用场合相关,部分名称如“龙袍”“深衣”等沿用至今,成为中华文化符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