傣族地区分布着丰富的野生水果,部分具有独特的名称和食用价值,以下是常见的傣族野果名称及特点:
一、常见傣族野果名称
九层皮(酸豆/甜豆) 因果实外皮分九层得名,富含钙元素,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补钙佳品。
酸木瓜
未完全成熟的木瓜,口感酸涩,含丰富维生素C。
芒果
肉质肥厚甜美,有“水果之王”之称,是傣族重要水果。
柚子
柚汁酸甜,晚熟品种(如曼赛柚)果肉鲜红,多用于解渴。
野橄榄
具有药用价值,果实可生食或加工制品。
盐巴果
含盐分较高,需腌制后食用。
三丫果/嘛多碟
未明确学名,傣语称谓,需结合当地植物图鉴确认。
红袍/紫袍芒果
芒果品种,果皮呈红色或紫色,甜度高。
二、其他特色野果
嘛里嘎: 未成熟时酸涩,成熟后微甜。 马上坡/嘛窝砸
石栗(石头果):坚果类,外壳坚硬如石头,种仁可烤食或榨油。
三、补充说明
部分野果如木瓜、李子、杨梅等在傣族地区也有分布,但可能因地区差异存在不同称呼。建议通过当地植物志或向导确认具体种类,部分野生水果需注意识别毒果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