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猴家族的命名涉及分类学中的科属划分,具体如下:
一、科级分类
狐猴科(*Lemuridae*)是灵长目原猴亚目的一个科,包含多个属。根据现有资料,狐猴科已确认分为 5个属,但部分分类体系仍将其分为 6个属(如鼠狐猴科、嬉猴科、指狐猴科等)。主要属包括:
狐猴属(*Lemur*) 大狐猴科(*Varecia*)
鼠狐猴科(*Marmosetidae*)
嬉猴科(*Prosimium*)
指狐猴科(*Lemuridae*)
驯狐猴科(*Hapalemur*)
二、常见属种名称
狐猴属
- 环尾狐猴(*Lemur catta*):因尾部11-12条环状花纹得名
- 马达加斯加狐猴(*Lemur spp.*):家族中最熟悉的成员
- 大狐猴(*Varecia leucogale*):体型最大,可达70厘米高
大狐猴科
- 领狐猴(*Varecia variegata*):体型最大(60-75厘米),叫声仅次于吼猴
- 蓝眼睛黑狐猴(*Eulemur flavifrons*):雄性具蓝色眼睛,雌性红棕色
鼠狐猴科
- 鼠狐猴(*Marmoset*):体型最小(约20厘米),类似老鼠
- 倭狐猴(*Marmoset natalensis*):与耗子大小相近,最小猴种之一
驯狐猴科
- 阿劳特拉湖驯狐猴(*Hapalemur alaotrensis*):仅存两种,均属极危
三、其他特殊名称
叉冠狐猴(*Lemur diadematus*): 头部有黑色叉形标记,研究较少 金冠狮猴(*Tattersall's sifaka*)
四、分类争议
部分物种如 Aye-aye(*Lemur aye-aye*)曾被认为属于独立科,但2008年后被重新归类为狐猴科。
以上分类和名称综合了马达加斯加及其他地区的狐猴种类,不同研究机构可能存在细微差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