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砖的正规名称及分类如下:
一、基本定义与原料
红砖是以粘土、页岩、煤矸石等为原料,经粉碎、混合、压制成型,并在900℃左右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建筑砖块。其红色主要来源于砖坯中三氧化二铁(Fe₂O₃)的氧化反应。
二、常见分类
按结构类型分 - 实心红砖:
内部实心,承重性能强,但体积较大,资源消耗较高。 - 多孔红砖:表面有均匀分布的小孔,兼具轻量化和隔热、防潮性能,适用于建筑外墙或需要隔音的场景。 - 空心红砖:内部空心,重量轻,适合装饰性建筑或非承重结构。
按烧制工艺分 - 普通红砖:
未经过特殊孔洞处理的实心砖,是最常见的建筑用砖。 - 空心砖:通过控制窑炉通风实现氧化或还原烧制,内部形成空心结构。 - 烧结砖:在高温下完全烧透,砖体致密,强度较高。
三、规格与标准
尺寸规格:标准红砖尺寸为240mm×115mm×53mm(长×宽×厚),部分特殊规格砖块存在差异。- 技术标号:根据烧制温度和性能分为75号至100号,标号越高,砖体强度越高。
四、其他相关名称
老红砖:指采用传统工艺烧制的红砖,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,常用于复古风格建筑。- 红砖转:部分地区的俗称,与空心砖类似但侧重工艺差异。
总结
红砖作为基础建材,其名称主要反映结构与工艺差异。实际应用中需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类型,例如承重结构建议使用实心或空心砖,而装饰性场景可考虑多孔砖。当前建筑领域也在逐步推广新型环保砖材以降低资源消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