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武帝在位期间,通过推恩令、征伐战争等方式,对诸侯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合并。根据历史记载,他晚年仍然存在的诸侯国主要有以下四个:
胶东国
胶东国是汉武帝晚年实际掌权的诸侯国,其疆域包括今山东半岛及辽东地区。该国的建立与刘彻(后来的汉武帝)密切相关:
- 汉景帝前154年分齐为六国,刘彻被封为胶东王,后因太子身份未能就国,国除后其地设为胶东郡和东莱郡。 - 汉武帝晚年,刘彻之孙刘通平继位,直至其去世后国除。
楚国
楚国是汉初分封的异姓诸侯国,汉武帝时期仍存:
- 汉景帝前154年分封刘戊为楚王,后因参与“七国之乱”被杀,国除后其地分属其他诸侯国。 - 汉武帝元朔二年(前127年)改立刘旦为楚王,刘旦在位至元狩六年(前117年)去世,期间楚国仍为实际存在的诸侯国。
燕国
燕国是汉初分封的异姓诸侯国,汉武帝时期延续存在:
- 汉高祖封儿子刘建为燕王,后因异姓诸侯问题被铲除。 - 汉武帝元狩六年(前117年)改立刘旦为燕王,刘旦在位期间燕国仍为诸侯国,直至元狩八年(前111年)被霍光废黜。
济北国
济北国是汉初分封的齐国故地,汉武帝时期仍存:
- 汉文帝分齐为六国,刘兴被封为济北王,后因参与“七国之乱”被除国。 - 汉景帝前154年分齐为六国,刘志被封为济北王,后因“七国之乱”被改封淄川王,其地并入赵国。汉武帝晚年,济北国仍为诸侯国,直至建元六年(前127年)被废除。
补充说明
南越国(福建广东一带)和 闽越国(福建)虽为汉武帝平定叛乱后设置的郡县,但属于郡县制范畴,不属诸侯国。- 其他诸侯国如卫满朝鲜、东瓯国等,存在时间较早,早于汉武帝时期。以上信息综合自《史记》《汉书》及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史料记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