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文人墨客
李白 被称“诗仙”“酒仙”,以豪放诗风闻名,代表作包括《将进酒》《庐山谣》等,常借酒抒发忧愤。
杜甫
被李白称为“酒中仙”的对应者,其诗作中亦频繁提及酒,如《饮中八仙歌》。
刘伶
魏晋时期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以嗜酒著称,著有《酒德颂》,主张“以酒养性”。
怀素
唐代书法家,以草书闻名,常酒后挥毫,有“醉僧”之称。
阮籍、嵇康、山涛
竹林七贤成员,常以酒会友,嵇康以《酒会诗》闻名,阮籍借酒避世。
欧阳修
宋代文学家,自号“醉翁”,其诗文中常表达对山水与酒的感悟,代表作《醉翁亭记》即与酒相关。
二、帝王将相
汉武帝
被称为“酒鬼帝王”,每日饮数十斤酒,创制“无头酒”以增强酒量。
唐太宗
被誉“人中酒圣”,常设宴饮酒,举办“试酒辩才”雅集。
明神宗朱翊钧
晚明时期酒瘾严重,一次饮光20多罐酒,导致酗酒身亡。
三、作家与艺术家
海明威
美国作家,以“街半小酒馆”为常去地,创作《老人与海》时常饮酒提神。
马克思与恩格斯
以酒会友,恩格斯曾寄送12瓶酒作为节日礼物。
丘吉尔
英国政治家,年轻时每日携带40瓶酒,认为“不喝酒我将一无所有”。
四、其他名人
蔡邕: 东汉文学家,醉后横卧街头被称为“醉龙”。 古龙
傅彪、柯受良:台湾演员,因酗酒引发健康问题去世。
以上名单综合了不同时期、不同领域的饮酒名人,既有文学巨匠,也有政治人物和艺术家。饮酒文化在中国历史中与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,部分人借酒抒发情感,部分人则将酒视为逃避现实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