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山海经》中记载的凶兽名字众多,以下为常见的凶兽名称及特征整理:
一、十大凶兽排名(常见版本)
饕餮 - 形如羊身人面,目在腋下,虎齿人爪,声音如婴儿,象征贪欲。 - 《山海经》中为四大凶兽之一,常被用来形容贪食者。
穷奇
- 外貌如老虎,长翅膀,食人且善辨忠奸,以“惩善扬恶”闻名。 - 《山海经》中既是四大凶兽之一,又有“穷奇食人”的特定记载。
混沌
- 形似巨大狗,目不见耳不闻,行为无常,常带来灾难。 - 《山海经》中为四大凶兽之一,象征混乱与无序。
梼杌
- 人面虎身,毛长如猪,力大无穷,被称为“四凶之一”,象征顽固不化。 - 《山海经》中记载其居西方,战力超强,常以残暴手段镇压百姓。
朱厌
- 猿猴形貌,白头红足,出现预示战乱,民间以“反派”形象出现。
狰
- 豹身红色,五尾一角,吼声如雷,以食人著称。
天狗
- 似野猫,头白身赤,传说吞食日月,象征灾难。 - 《山海经》中与“日食”“月食”现象关联。
蛊雕
- 鸟类形态,角状头颅,啼哭似婴儿,食人且善飞行。
蜚
- 牛形蛇尾,单目,出现则引发瘟疫,象征灾祸。
蠪侄
- 九尾九头,形似狐狸,声音如婴儿,性格狡诈。
二、其他重要凶兽
红犼: 草原怪兽,身如铁甲,以残暴手段守护宝藏。 九婴
千足蜈蚣:百米体长,毒性强大,被称为“洪荒不死虫”。
三、补充说明
不同文献对凶兽的排名和特征存在差异,例如《山海经》中“四大凶兽”常指混沌、饕餮、穷奇、梼杌,而其他版本可能将朱厌、天狗等纳入前十大。此外,部分凶兽如蜚、蠪侄等存在多种形态描述,反映了古人对神秘生物的多元想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