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在二战期间使用过多种火炮,涵盖轻炮、重炮及特殊型号,以下为主要分类及代表型号:
一、轻炮类
九四式90mm轻迫击炮 - 1935-1945年服役,是日本陆军主力步兵支援火炮,每个联队配备4-6门,主要用于对付机枪阵地和战壕,射程1270米。
九零式75mm野战炮
- 1937年引进法国技术制造,是二战前性能较优的远程火炮,最大射程14500米,但因重量大、产量低,实际主要用于中国战场。
二、重炮类
三八式10厘米野战炮
- 1911年起仿制德国克虏伯105毫米炮,是日本陆军主力重型火炮,贯穿二战始终,主要用于中国战场和本土防御。
九六式150mm重加农炮
- 改进型九四式,射程约10-12公里,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少数有效远程火炮,但实战运用有限。
三、特殊型号
大正十一年式70mm曲射步兵炮
- 二战期间主力轻迫击炮,射程1550米,属二线装备,主要用于山地作战。
11式75mm高射炮
- 仿制自明治38式,初速较高,但因产量低,实际部署较少。
14式105mm高射炮
- 战争后期缴获的型号,性能落后于同期火炮。
四、其他类型
榴弹炮: 如一式37mm速射炮(日本陆军产量最大的榴弹炮)、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(中国战场常用)等。 反坦克炮
总结
日本二战火炮以轻炮和重炮为主,轻炮侧重步兵支援,重炮则主要用于远程打击。三八式10厘米炮和九零式75mm野战炮是代表性型号,前者贯穿整个战争,后者则因技术限制未发挥预期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