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中医基础理论经典
《黄帝内经》 分为《素问》《灵枢》,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,涵盖阴阳五行、藏象学说、经络理论等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
中药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,记载365种药物,奠定中药学基础。
二、临床诊疗指南
《伤寒杂病论》
张仲景所著,系统分析伤寒病因与治疗,确立“六经分类”辨证施治原则。
《金匮要略》
张仲景另一部代表作,侧重内科杂病诊疗,与《伤寒杂病论》并称“医圣双璧”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
孙思邈所著,30卷综合性临床医著,被誉为“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”。
三、本草学经典
《本草纲目》
李时珍耗时27年编纂,52卷192万字,系统总结历代本草,是16世纪最全面的医药学著作。
《新修本草》
苏敬所著,宋代官方药典,对药物分类和鉴定有重要贡献。
四、针灸推拿经典
《针灸甲乙经》
皇甫谧所著,奠定针灸学理论基础,分部详细记载针灸方法。
《肘后备急方》
葛洪所著,收录急救方剂,对后世临床有重要影响。
五、其他重要著作
《素问》: 《黄帝内经》分部,专论养生与疾病诊断。 《灵枢》
《难经》:阐释《黄帝内经》理论,补充脉学内容。
《四部医典》:元丹贡布所著,藏医学经典。
六、方书与临证指南
《太平圣惠方》:宋代大型方书,收录1万余首方剂。
《温病条辨》:吴鞠通所著,系统论述温病诊疗。
《临证指南医案》:叶天士所著,清代临床案例集。
以上医书覆盖了中医理论、临床实践、药物学等多方面,共同构成中华医学的瑰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