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天师作为道教体系中的重要神祇,其名称和称号具有深厚的历史与宗教内涵。根据道教传统和历史记载,主要天师名称如下:
一、核心四大天师
张道陵(祖天师/三天法师) - 东汉末年创立正一道(天师道),被尊为道教创始人,号“天师”。 - 创立二十四治,实现人鬼分治,世袭天师职位至张衡。
葛玄(葛仙公/太极左仙公)
- 三国时期灵宝派祖师,以《太清丹经》闻名,擅长符咒与辟谷术。 - 被太上老君授予36卷真经,北宋徽宗封为“冲应孚佑真君”。
萨守坚(萨真人/全阳子)
- 南宋时期道士,以雷法著称,收服王灵官为标志性事迹。 - 明成祖追封为“崇恩真君”,道教尊为四大天师之一。
许逊(许真君)
- 晋代净明派祖师,创立“太上灵宝净明法”,著有《灵剑子》等经典。 - 宋徽宗追封为“神功妙济真君”,以济世救民闻名。
二、其他相关天师
许旌阳: 晋代道士,许逊字,净明派祖师。 张衡
虚靖天师: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,萨守坚师承对象。
三、天师称号体系
天师称号多为太上老君授予,包含:
正一真人:张道陵封号,代表正一派核心地位。
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:张道陵后世子孙常用尊号。
降魔护道无量天尊:萨守坚等以济世职能得名。
四、历史地位与影响
四大天师分别创立不同派别,通过教化、法术与政治影响力,成为道教神祇体系的核心。其事迹被《列仙全传》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》等典籍记载,至今仍被信众尊崇。
以上名称和称号反映了道教对教义传承、道德规范与神权政治的融合,是研究道教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