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茶器的雅称和别称,综合历史文献和茶文化传统,可归纳如下:
一、茶具核心器皿名称
茶壶 - 紫砂壶(以紫砂泥烧制,透气性好)
- 铁壶(多用于煮水,保温性强)
- 玻璃壶(透明材质,观赏性强)
- 陶瓷壶(传统材质,易塑形)
- 铜壶(导热快,适合煮水)
茶杯
- 紫砂杯(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)
- 陶瓷杯(细腻质感,适合品茗)
- 玻璃杯(透明外观,适合冷饮)
- 毛竹杯(天然材质,清新雅致)
茶盘
- 木质茶盘(古朴自然)
- 竹质茶盘(轻便环保)
二、特色茶具雅称
苦节君(香竹风炉)
宋代风炉,内衬耐火泥土,外覆毛竹,因竹节高升寓意得名。
乌府(竹篮)
古代贵族用乌黑竹篮盛放木炭,后演变为茶具名称。
鸣泉(煮茶罐)
源自“泉水叮咚”意象,宋代点茶法中用以煮水的铜制器具。
注春(茶壶)
明代流行泡茶方式后,茶壶成为核心器皿,寓意“寒冬过后春意盎然”。
啜香(茶碗)
文人雅称,专指盛放香茶的茶盏。
三、其他雅称
茶匙: 取茶或搅拌茶水 茶筅
茶巾:饮茶时垫手或擦拭茶具
茶荷:装茶叶的小袋子
茶船:承载茶汤溢出的器皿
注:不同历史时期茶具名称有所演变,如宋代以“盏”为专用称呼,明清则更注重实用性与工艺结合。以上名称既包含器皿功能描述,又蕴含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