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的碉楼名称众多,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客家碉楼,也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广场。以下是主要碉楼及广场的名称及特点:
一、传统客家碉楼
观澜碉楼群 - 观澜是深圳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好的古碉楼群,现存114座,最早建于清代嘉庆年间,集中在观澜老街一带,以成昌楼、红楼等为代表。
石厦碉楼
- 位于福田区石厦社区,建于民国初年,面阔4.9米,高16.5米,采用三合土结构,顶层设有防卫设施。
双子楼(松元厦碉楼群)
- 龙华区松元厦社区原有三座碉楼,2012年整体平移后形成特色主题广场,包含陈道仁碉楼(陈道仁)、陈康发碉楼(中心老村91号)等,形制中西合璧。
和顺楼
- 位于松元厦向西村,建于20世纪30年代,主人为华侨陈和顺,天台装饰丰富,是典型中西合璧式碉楼。
永修学堂碉楼
- 形制简单,位于松元厦社区,是四座碉楼中结构最基础的。
二、主题广场与碉楼群
松元厦碉楼主题广场
- 由四座散布的老村碉楼组成,2011年因保护文物整体迁移,成为深圳特色文化景观。
龙华碉楼群
- 龙华区有116座碉楼,分布较广,包括陈道仁碉楼(68号)、陈康发碉楼(91号)等,兼具防御与居住功能。
三、其他区域碉楼
凤岗碉楼:
位于东莞凤岗,与开平碉楼齐名,属客家土楼,但未在深圳本地碉楼分类中单独提及。
四、历史背景补充
深圳碉楼多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,最初为防御土匪而建,后逐渐转为居住用途。现存碉楼中,陈道仁碉楼因彩饰独特(红黄相间、金鱼排水口)成为地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