仔仔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仔仔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野生犀牛名字有哪些

59

野生犀牛主要分为以下五种,按学名和分布特征分类如下:

一、白犀(Ceratotherium simum)

分布:非洲中南部草原,分为北白犀(肯尼亚)和南白犀(南非)两个亚种。

体型特征:体型庞大,体重可达5吨,角长可达60厘米,是现存犀牛中体型最大的。

保护现状:北白犀仅存2头,南白犀约1万头,均处于濒危状态。

二、黑犀(Diceros bicornis)

分布:非洲东部和中部、南部,北至苏丹,西至尼日利亚。

体型特征:体长3-3.75米,体重800-1400千克,角弯曲且粗壮。

保护现状:极度濒危,现存约5000头,是犀科唯一无亚种的物种。

三、印度犀(Rhinoceros sondaicus)

分布:尼泊尔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和不丹。

体型特征:肩高约1.6米,体重约1.5吨,角长60厘米,是单角犀中体型最大的。

保护现状:全球仅存约3200头,濒危等级为极危。

四、爪哇犀(Rhinoceros sondaicus)

分布: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及越南。

体型特征:体长2.5-3.5米,体重1.5-2.3吨,角弯曲如鹿角。

保护现状:全球仅存72头,2019年被列为极危物种。

五、苏门答腊犀(Rhinoceros sumatranus)

分布:东南亚(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)。

体型特征:体长2.4-3.15米,体重550-1100千克,角短粗。

保护现状:现存约200头,受捕猎和栖息地丧失影响严重。

补充说明

分类争议:有研究提出犀牛种类可能达到6种(含非洲草原犀),但主流分类仍认可5种。

中国犀牛:历史上曾有印度犀、苏门答腊犀等分布,但现为中国境内已无野生个体,最后一头死于1992年。

以上信息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,涵盖犀牛的生物学特征、分布现状及保护级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