仔仔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仔仔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慈禧有哪些特殊名字

59

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实际统治者,拥有众多称号和别称,这些名称反映了她的政治地位、个人特征及历史影响。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整理的主要名称及由来:

一、本名与出身

本名:叶赫那拉·杏贞

出生背景:1835年11月29日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县西坡村,原为汉族王姓,后随父迁居满族贵族家庭,改姓叶赫那拉。

二、封号与尊称

早期封号

咸丰帝即位后,因喜爱玉兰花,赐号“兰贵人”。

后期尊称

- 慈禧太后:

同治元年(1862年)因垂帘听政开始使用。

- 西太后:光绪元年(1875年)因居中执政得名。

- 老佛爷:民间对她的俗称,源于“太后老佛爷”的称谓普及。

- 孝钦显皇后:光绪帝即位后加封,包含“孝钦”(孝顺父亲)与“显”(彰显地位)双重含义。

三、其他别称

那拉太后:因满族习俗,慈禧常以“太后”自称。

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:这是她去世后清朝官方所加的谥号与尊号,包含“端佑”“康颐”等寓意。

四、民间传说与误称

兰儿/玉兰:部分影视作品和民间传说称其为乳名,实为误传。正确说法是,她17岁入宫时封为“兰贵人”,而“兰儿”是慈禧母亲为她取的别称。

杏儿姑:部分资料显示,她的乳名可能为“杏儿”,因庭院有白杏树得名。

五、总结

慈禧的名称体系既包含官方封号,也融合了民间传说与个人特征。其本名“叶赫那拉·杏贞”与封号“慈禧太后”形成鲜明对比,反映了她从后宫妃嫔到实际统治者的身份转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