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肉食性恐龙
霸王龙(暴龙) - 体型庞大,约12米长、8吨重,是已知最大型肉食恐龙,牙齿和后肢力量惊人,生存于约6850万-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。
异特龙(跃龙)
- 肉食性恐龙,体型较小但肌肉发达,以猎捕其他恐龙为生,生存于侏罗纪晚期。
棘龙(棘背龙)
- 拥有长棘和锋利牙齿,是白垩纪晚期的顶级掠食者,化石发现于非洲,生存时间约9500万-9300万年前。
二、草食性恐龙
剑龙
- 背部覆盖骨质板与尖刺,长约7-9米,体重2-4吨,是侏罗纪晚期的标志性植食恐龙。
三角龙
- 以三根巨大角和尾刺防御,是晚白垩世的大型植食恐龙,寿命约20年。
甲龙
- 四足植食性恐龙,体表覆盖甲片,与剑龙同属鸟臀目,具有独特的防御结构。
三、其他重要类群
蜥臀目: 包括异特龙、剑龙等,以肉食性为主。 兽脚亚目
鸟臀目:甲龙、三角龙等具有特殊生理结构的植食者。
四、其他常见名称
翼龙:虽被误称恐龙,但属于翼龙类,与恐龙分属不同谱系。
雷龙:部分资料中提到的恐龙,但需注意其与剑龙、三角龙的分类差异。
以上分类综合了地质年代、生态习性及化石证据,覆盖了恐龙研究中的主要类群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