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暗器种类繁多,根据使用方式可分为手掷、索系、机射、药喷四大类,具体名称及特点如下:
一、手掷类暗器
飞蝗石 以尖锐石头制成,形似蝗虫,需通过抖腕弹指投掷,兼具隐蔽性和高杀伤力。因成本低廉且易制作,成为民间防身和暗杀的常用武器。
飞镖(斤镖)
金属钱币制成锋利边缘,重量通常为一斤,需绑绳发射。清朝镖师常用脱手镖(无绳索)和绳镖(可回收),兼具远程打击和自卫功能。
标枪
木竹柄铁镞武器,射程可达200步,技艺精湛者可投中目标。清代军中使用的标枪形式多样,既有长柄轻量型,也有短柄重型。
金钱镖
铁钱边缘打磨成刃,通过长杆发射,兼具威慑力和实战性。因形似货币,隐蔽性较好。
飞叉/飞铙
类似标枪但更轻便,适合近距离投掷,常用于战场和江湖斗争。
二、索系暗器
飞镖(斤镖)
同手掷类,但以金属材质和重量提升杀伤力。
紧背花装弩
弓弩类暗器,可发射飞石或铁弹,射程较远且可连续发射。清朝镖师李尧臣曾熟练使用,兼具远程打击和自卫能力。
龙须钩
形似龙须的金属钩,可通过绳索操控,适合勾挂或锁链攻击。
三、机射类暗器
袖箭
藏于衣袖中的短箭,利用弹簧或毒药发射。单发、双筒等设计,兼具隐蔽性和突然性。
弹弓
传统弹弓可发射石子或铁弹,简单易制,但射程有限。
四、药喷类暗器
毒箭/吹箭
箭矢装毒药或钢针,通过吹气发射。无声且致命,但制作和携带风险较高。
五、其他特色暗器
血滴子: 传说中雍正帝专用暗器,形似飞燕,可旋转攻击。实际为特务组织“粘杆处”所用,具体原理不明。 鸳鸯钺
总结
清朝暗器种类丰富,既有个人自卫工具(如飞蝗石、飞镖),也有军事武器(如紧背花装弩),甚至特工专用装备(如血滴子)。其发展反映了清代社会对隐秘武器技术的需求,既有民间流传的飞镖、飞蝗石,也有官方研制的袖箭、血滴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