仔仔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仔仔文案网—你身边的文案专家

抗日大炮有哪些名字

59

在抗日战争期间,中日双方使用了多种火炮,根据作战需求和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类,并附上主要型号及特点:

一、中国军队主要火炮

克式山炮

- 中国近代首款后膛装填后座式火炮,1905年由江南制造局仿制自克虏伯75毫米1900式,但因技术落后,一战后逐渐被淘汰,抗战时期仍有少量使用。

四一式山炮

- 原产日本,1911年诞生,因轻便、易操作被称为“联队炮”。一战后因国际禁运,中国从日本购入原厂及仿制品,汉阳、太原、沈阳等兵工厂均有生产,但炮管需进口。

布雷达M1935

- 意大利制造,20mm机关炮,30年代购入中国,既用于防空也用于高平两用,是早期现代化火炮之一。

百禄47炮

- 奥地利设计,1935年生产的火炮,后归意大利管辖,装备给精锐部队用于高平战斗。

二、日军主要火炮

九七式迫击炮

- 口径81毫米,1938年量产,以弹道弯曲、射速快(每分钟20发)著称,被称为“小钢炮”,是日军主力步兵炮之一。

九二式步兵炮

- 口径70毫米,全重212公斤,射程远、机动性强,可曲射和直射,是日军经典步兵支援武器。

四一式山炮

- 日军仿制自中国,与四一式相似但性能较弱,主要用于低射任务。

九六式迫击炮

- 改进自九三式,炮管加厚后射程提升至4000米,但产量低且停产较早。

三、其他特色火炮

掷弹筒:

日本发明的曲射武器,口径50mm,射程较远,用于突破机枪阵地。

卡尔臼炮:德军重炮,口径600毫米,重1.5吨,装履带底盘,射程4公里,二战末期重要火力。

四、中日火炮对比

| 类型 | 代表型号| 主要特点 |
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
| 中国 | 克式山炮、四一式、布雷达M1935 | - 克式山炮为早期仿制,技术落后

四一式轻便但依赖进口

布雷达M1935为现代化火炮 |

| 日军 | 九七式、九二式、四一式 | - 九七式以轻便和射速见长

九二式步兵炮综合性能强

四一式仿制中国火炮 |

以上火炮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反映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和武器技术的逐步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