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古道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多个名称,主要与黄河改道及历史事件相关,具体如下:
一、主要别称
南宋故道 金大定八年(1168年),黄河因决口改道,主河道北移,形成以曹县北、单县南部为界的古河道,因处于南宋时期而得名。
明清故道
清咸丰五年(1855年)黄河再次改道后,曹县南部保留的旧河道(宽700-1500米,长47.7公里)成为黄河故道的一部分,因处于明清时期得名。
贾鲁故道
元至正四年(1344年),为治理黄河决口,元代贾鲁疏浚河道形成,因治河人物而得名,属黄河故道早期形态。
二、其他相关名称
春秋古道: 阳壶古道是春秋时期黄河古道的一部分,因途经阳壶古城得名,但属于黄河古道的支线。 金哀宗故道
三、地理范围说明
黄河故道在河南省境内主要流经民权、商丘、虞城等县区,涉及26个乡镇、5个国有林场及5座水库,总长度约136公里。不同历史时期的故道在空间上有所重叠,但名称和功能各有侧重。
以上名称反映了黄河多次改道对河道形态的塑造,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治河工程对黄河流域的影响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