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,以谦让、聪慧著称,流传千古的故事主要有以下四个经典典故:
一、 孔融让梨
四岁时,孔融与兄弟分食梨,他主动选择最小的梨,解释自己年纪小应吃小的。此事被父亲发现后,成为谦让美德的典范,被《三字经》收录为“融四岁,能让梨”。
二、 忘年之交
孔融弱冠(20岁)时与年不惑(40岁)的祢衡结交为友,成为跨越年龄的知己。此故事体现孔融的坦率与交友原则,出自《后汉书·祢衡传》。
三、 哭坟不悴
孔融任北海相时,遇到一位亡父哭泣却面无悲色。他通过观察判断该人并非真凶,最终识破伪装并依法处决,展现其敏锐的洞察力。
四、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
孔融被捕时,两个年幼的孩子(7岁和9岁)被牵连。他们以“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”自陈,拒绝为父亲求情,最终被处决。此故事体现其临危不惧的勇气。
补充说明
孔融的“小时了了”(出自《世说新语》)虽与上述故事无直接关联,但同样反映其少年时期的聪慧,现多用于形容人年少时已显过人之处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