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按器型分类
梅瓶 小口、短颈、丰肩、瘦底的瓶式,宋代称为“经瓶”,明代后改称梅瓶,以插梅枝为典型用途。
多管瓶
北宋龙泉窑青瓷代表,肩部有直立六管,管身中空,与梅瓶同属宋代典型器型。
蟠龙瓶
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瓷,颈、肩处堆塑蟠龙,又称“扳依瓶”或“招魂瓶”,常见于宋、元、明各代。
敞口瓶
口部较大,无盖或带盖,形制多样,如唐代邢窑白瓷、宋代官窑瓷器等。
二、按釉色分类
青瓷
釉含铁量1%-3%,代表品种有龙泉窑粉青、汝窑青瓷、越窑秘色瓷等。
白瓷
釉含铁量0.63%以下,邢窑白瓷、定窑白瓷是典型代表,以透明釉和素雅造型著称。
彩瓷
包括釉上彩(如景德镇彩绘瓷)、釉下彩(如青花瓷)和釉上釉下结合彩,景德镇彩瓷最具代表性。
三、其他常见名称
官窑瓷: 明清宫廷御用瓷器,胎质细腻、釉面光洁,如景德镇御窑厂产品。 粉彩瓷
雕塑瓷:通过模印、雕刻等工艺烧制立体造型,如景德镇仿古瓷器的琮式瓶、贯耳瓶等。
四、按历史时期分类
唐三彩:唐代低温釉陶器,以黄、绿、白三色为主,代表器型有马踏飞燕、仕女俑等。
宋瓷:北宋五大名窑(汝窑、官窑、哥窑、钧窑、定窑)代表,如汝窑青瓷、定窑白瓷。
明瓷:如景泰蓝、斗彩瓷,景泰蓝以铜胎珐琅装饰闻名,斗彩瓷色彩绚丽。
以上分类及品种综合了历史代表性、工艺特点及器型特征,涵盖瓷器命名的主要逻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