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小论文署名中导师名字的添加方式,需根据导师的贡献程度和学术规范来决定。以下是具体说明:
一、导师名字的添加原则
有实质性贡献时必须添加 若导师在论文的选题、研究设计、数据分析或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了关键指导或资源支持,则需将导师列为通讯作者。
独立完成时无需添加
若论文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,未使用导师的指导或资源,则无需添加导师名字。
特殊情况处理
- 若导师仅提供非常有限的指导,可考虑不添加名字,但需在论文中说明导师的参与程度。
- 若导师是实验室或项目的负责人,即使学生独立完成,也建议添加导师名字以体现所属团队。
二、署名格式规范
中文论文
- 学生作为第一作者,导师作为通讯作者时,通常的署名顺序为:
学生姓名(全称)
导师姓名(全称)
- 若导师未参与研究,仅需学生姓名。
英文论文
- 无强制要求必须添加导师名字,但建议添加以体现合作背景。
三、注意事项
避免人情因素: 导师名字应基于实际贡献添加,而非单纯为了拉近关系。 查看期刊要求
答辩环节:若导师未参与研究,建议在答辩材料中补充说明导师的指导作用,避免影响学术评价。
四、补充说明
若论文仅作为课程作业或校内展示使用,可灵活处理署名问题,但需与导师充分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