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促销方案需结合目标市场、活动目标及资源优势制定,以下是综合多个案例的写作框架及要点:
一、前言
简述活动背景(如暑期、节假日等)及目的(扩大影响、带动产业、提升知名度等)。
二、目标市场分析
地理范围 :明确客源地(如三门峡、珠江三角洲、港澳等)及细分区域。人群特征:
分析学生、家庭、商务旅行者等不同群体的需求与偏好。
市场趋势:
结合当地旅游发展阶段(如产业化转型期)制定策略。
三、活动主题与目标
主题
:如“清凉一夏,走进卢氏山水”“佛祖保平安——五台山重阳祭典”等,需与季节、文化活动契合。
目标:信息传播、媒体覆盖、经济效益最大化,具体量化指标(如游客量、销售额)。
四、促销策略
优惠政策
- 学生/教师门票折扣;
- 会员专属福利(如免费游、积分兑换);
- 节假日主题套餐(如重阳节祈福套餐)。
宣传推广
- 线上:社交媒体广告、旅游网站合作、短视频推广;
- 线下:客源地媒体投放、旅行社合作、景区活动(如开幕式、文化体验);
- 特色活动:文化节、摄影比赛、亲子互动等。
渠道拓展
- 与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,推出夏令营、主题游等产品;
- 参加旅游交易会、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;
- 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。
五、活动安排
时间: 明确活动周期(如暑期7-8月、重阳节期间); 地点
流程:包含交通、住宿、门票、导游服务等内容。
六、预算与评估
预算:涵盖宣传费用、活动成本、人员费用等;
评估指标:游客满意度、媒体报道量、经济效益分析。
七、风险控制
市场风险:需求波动、竞争加剧应对策略;
运营风险:天气变化、交通延误应急方案。
示例:卢氏生态度假游促销方案(暑期)
目标:吸引三门峡及周边城市学生及教师,提升景区知名度;
策略:学生凭有效证件享半价门票,教师团队免票;与旅行社合作推出“清凉一夏”套餐;
宣传:在客源地媒体投放广告,组织高校旅游推介会。
通过以上框架,可系统规划促销活动,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