潢川县历史上曾用名及现状如下:
一、历史名称
春秋时期 称为 黄国
,是中华黄姓发源地之一。
汉代
改称 弋阳,因位于弋水(后改称潢河)之滨得名。
盛唐时期
被命名为 光州,因境内有光山而得名。
民国时期
1913年废除州立县制后,正式定名为 潢川县,沿用至今。
二、其他相关名称
古称: 光州(浮光),与春秋黄国、汉代弋阳并称“三国古州”。 别称
三、地理与文化特色
潢川是中华黄氏和浮光陈氏的发源地,被誉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“金三角”。
现辖4个街道(春申、定城、弋阳、老城)、9个镇、8个乡,总面积1638平方公里,是豫东南重要的商贸中心。
以上名称反映了潢川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地理特征,既有古称的延续性,也体现了行政区划的演变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