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按分类学划分
鸟脚类恐龙 - 霸王龙(雷克斯暴龙):白垩纪末期顶级掠食者,化石分布于北美洲,生存于约6850万-6500万年前
- 剑龙:侏罗纪晚期草食性恐龙,以背部的骨质板和尾刺防御,体长7-9米
- 异特龙(跃龙):晚侏罗纪肉食性恐龙,体长8.5-9.7米,体重1.5-3.6吨
- 鸟骨龙:翼龙类恐龙,生存于侏罗纪晚期,化石发现于中国
兽脚类恐龙
- 雷龙:白垩纪中晚期恐龙,兼具霸王龙和三角龙特征,化石分布于中国
- 肉食龙下目:如异特龙、迅猛龙等,但需注意迅猛龙属于鸟脚类而非兽脚类
蜥脚类恐龙
- 剑龙:同鸟脚类,以骨质板和尾刺防御
- 盘足龙:草食性恐龙,化石发现于中国,生存于约1.3亿年前
- 鸭冠龙:早期鸟脚类恐龙,化石发现于中国,生存于侏罗纪晚期
三角龙科
- 三角龙:以三角颅骨和巨大角部著称,生存于白垩纪晚期
- 雷龙:兼具霸王龙和三角龙特征,化石分布于中国
二、其他常见名称
霸王龙(Tyrannosaurus rex):最著名的肉食性恐龙之一
甲龙科: 如甲龙、梁龙等,但需注意梁龙属于蜥脚类而非甲龙科 翼龙
三、命名依据
恐龙的名称通常基于以下特征:
外貌特征(如霸王龙、三角龙)
生活习性(如草食性、肉食性)
化石发现地点(如中国、美国)
以上名称仅为恐龙众多种类中的一部分,实际已发现的恐龙种类超过700种,且随着新化石的发现不断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