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芜的历史名称和别称可归纳如下:
一、古称与别称
古称 莱芜在春秋时期属于齐国与鲁国的交界地带,古称“嬴牟”,是嬴姓的发源地之一。另有说法认为莱芜因境内有莱柞、泰无两山得名。
别称
- 凤城: 明代开始使用,与“莱牟”并称,后因行政区划调整,莱芜撤市设区后仍沿用此称。 - 钢城
二、地理与历史特色
地理位置
位于山东省中部,泰山东麓,北邻济南市章丘区,东临淄博市,南接泰安市新泰市,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。
历史事件
春秋时期发生“长勺之战”,解放战争时期是“莱芜战役”的指挥所。
文化底蕴
洪水冲刷形成的“汶水西流”地貌、齐鲁文化交汇的历史背景,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。
三、行政区划演变
莱芜于2019年1月撤市设为济南市莱芜区,原属莱芜市辖区,现隶属于济南市,辖区范围有所调整。
综上,莱芜的名称演变反映了其作为历史名城与地理特征交融的独特性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