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色彩鲜明类
红海星 以红色体表和突棘为特征,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海域,形态似“红军帽”或“火红花蕾”,综合指数91.8。
面包海星
因腕部形似菠萝面包得名,体表有黄色突起,腕长可达15厘米以上,主要分布于珊瑚礁区。
蓝海星
体表呈蓝色,又称“蓝指海星”,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水域,常与珊瑚礁共生。
太阳海星
中央呈黄色光斑,形似太阳,综合指数87.4,常见于浅海区域。
紫海星
洋葱紫色体表,兼具观赏性与药用价值,综合指数85.8。
二、形态特殊类
海盘车海星
腕部数量最多(20余个),呈放射对称,常被用于水族箱装饰。
链珠海星
腕部细长如链,综合指数81.0,分布于浅海珊瑚礁区。
红棘海星
腕部带红色棘突,适应性强,常见于热带珊瑚礁。
滤沙海星
通过触须过滤海水获取营养,体表有特殊纹理,分布于砂质海底。
三、其他知名品种
菊海星: 橘黄色五角星形,肉食性,分布于全球海域。 长棘海星
太阳海星:大而圆,中央有光环,综合指数87.4。
注:部分品种如“面包海星”在不同地区可能有差异名称。建议根据具体生态特征进行区分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