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险WiFi的命名通常采用伪装运营商名称或路由器默认设置,以此诱导用户连接。以下是常见的风险WiFi命名类型及示例:
一、伪装通信运营商名称
伪CMCC (中国移动):占比5.12%伪ChinaNet
(中国电信):占比1.45%
伪ChinaUnicom(中国联通):占比0.43%
其他仿冒名称: 如“河北经贸大学”“北京银行”等 二、伪装路由器默认名称 Netcore(磊科)、TP-LINK、dlink(友讯)等,占比29.4% admin、default、welcome等 三、创意诱导型名称 “还蹭!小心怀孕”“蹭网者si” “叫哥哥给密码”“你慢慢连” “美国联邦调查局专用WiFi”“此WiFi有毒,慎点” “地理第七题选C”(伪装考试热点) “元气少女郭德纲”“易烊千玺女朋友的WiFi” “半吊子先森”“僵尸吃了跳跳糖” 四、其他注意事项 大小写敏感: WiFi名称区分大小写及空格,需注意伪装名称的细微差别 自动连接风险常见品牌默认名:
通用默认名:
蹭网相关
安全警示反差
趣味恶搞
建议:连接前确认热点安全性,优先使用可信网络并开启MAC地址绑定
建议用户遇到此类热点时,避免直接连接,优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热点来源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