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财神众多,不同地区、宗教体系及历史时期存在差异,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正财神
赵公明(赵玄坛)
- 主管人间财源,掌管招宝、纳珍、招财、利市四神,是汉族民间最广泛供奉的财神。
- 传说中为商朝忠臣,因直言进谏被挖心,死后升天掌管财源,象征公平交易。
管仲
-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,设立官方妓院促进商业发展,被尊为“妓女始祖”和财神。
二、文财神
比干
- 商朝忠臣,以公正无私著称,死后被封为文曲星,掌管东路财源,象征智慧与财富。
- 传说因怒谏纣王被挖心,以无心象征公平交易。
范蠡
- 春秋越国政治家、商人,助越王霸业后散财于民,被尊为南路财神,象征富足与散财。
李诡祖
- 三国时期魏国官员,唐武宗赐封“财帛星君”,元代被封“福善平施公”,是唯一入道教神话体系的文财神。
三、武财神
关羽
- 三国蜀汉名将,以忠义著称,被尊为西路财神,掌管武力与财富,象征义财。
- 清朝雍正年间封为“武圣”,与“文圣”孔子地位等同。
四、其他分类
东路财神比干
- 商朝忠臣,掌管三十岁人后的财运,象征公正与财富。
南路财神柴荣
- 五代后周皇帝,少年经商发家,掌管南路财源,象征兴盛与财富。
西路财神关公
- 东汉名将,掌管西路财源,象征武力与护佑。
北路财神赵公明
- 道教虚构人物,掌管三十岁人后的财运,象征福禄安康。
中路财神王亥
- 夏朝君主,开创商业贸易,掌管六十岁人后的财运,象征商业繁荣。
五、总结
中国财神体系融合了历史人物与神话传说,既有赵公明、范蠡等具象形象,也有比干、关羽等象征性符号。不同财神承载着人们对财富、诚信、忠义的价值观,共同构成中华财神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