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州市的文化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,综合实力显著提升,具体表现如下:
一、产业规模与消费能力
文旅消费持续增长
近年来,柳州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、旅游总收入双超十(10%),成为广西文旅消费增长亮点。
年旅游总消费超2400亿元
预估“十三五”期间旅游总消费将超2400亿元,比“十二五”增长145%。
二、品牌建设与项目拓展
国家级品牌突破
全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零的突破,柳州工业博物馆成为填补国家一级博物馆空白的新增长点。
特色文化品牌打造
- “柳州鱼峰歌圩”成为国内规模最大、山歌手最活跃的山歌圣地;
- 新增侗族多耶节、芦笙斗马节等民俗文化品牌,推动文旅与民俗深度融合。
文旅融合机制完善
通过融安承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、与东风柳汽等企业合作,形成文旅融百业乘数效应。
三、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
鱼峰区核心作用
作为文旅资源最集中的城区,鱼峰区拥有国家级AAA级景区11个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5个,居五城区之首。
全域旅游战略实施
推出“白天观景、晚上看戏”的文化体验模式,涵盖文庙博物馆、龙潭公园、窑埠古镇等多元化业态。
四、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
政策保障与资金投入
柳州市连续三年召开文旅发展大会,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开发,推动重大文旅工程落地。
市场复苏与消费潜力
2025年春节、元旦等假期文旅市场表现强劲,游客接待量同比大幅增长,消费额显著提升。
五、未来展望
柳州正持续深化文化广电和旅游融合发展,计划进一步打造“文化名城”“旅游胜地”双品牌,推动文旅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以上信息综合了政府工作报告、文旅活动及市场数据,展现了柳州文化旅游业在政策引导、资源整合与市场驱动下的全面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