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近年新增“中国”冠名高校
中国海洋大学(原青岛海洋大学)
中国计量大学(原杭州计量学校)
中国传媒大学(原北京广播学院)
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大学(原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学校)
中国邮政集团大学(原中国邮政大学)
二、普通高校改名案例
重庆邮电学院/重庆交通学院更名为 重庆邮电大学/重庆交通大学
河南财经学院与 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合并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
山东经济学院与 山东财经政法学院合并为 山东财经大学
江苏教育学院更名为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
西藏民族学院更名为 西藏民族大学
三、学科特色或地理位置调整
燕京大学(前身)更名为 北京大学
西安外国语学院更名为 西安外国语大学
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更名为 中国民航大学
鞍山钢铁学院更名为 鞍山科技大学(2002年)
桂林电子科技大学(原桂林电子工业学院)
四、国际合作办学机构更名
北京师范大学-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更名为 北师港浸大(2025年)
五、其他典型案例
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原为北京石油学院,2006年更名
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原为北京地质学院,2000年更名
中国对外贸易学院曾拟更名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(未最终实施)
总结
高校改名多与学科发展、地理位置、行业特色或行政调整相关。例如,"中国"冠名高校多通过升格体现学术地位提升;普通高校改名常伴随合并重组;国际合作办学则通过名称调整反映合作层次提升。建议关注教育部公示或权威媒体报道获取最新动态。